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了《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以下是報告的部分翻譯內容:
假想你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政策制定者。你承擔著讓國家擺脫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衛生危機的責任,而且你周圍沒人知道危機會何時結束——今年年初席卷該地區的第二波疫情已經緩解,但隨著冬天臨近,很多國家正著手應對新一輪疫情。
一個好消息是,全球經濟正在復蘇。主要經濟體正在急劇反彈,全球貿易狀況有所改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投資流動已經恢復。
壞消息是,至少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近期增長前景在某種程度上更加暗淡。只要仍無法大規模接種疫苗,就將面臨一項艱巨的任務——既要促進經濟增長,又要應對新冠疫情的卷土重來。
三大挑戰
這正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許多國家的財長面臨的現狀。他們面臨三項緊迫挑戰:第一,滿足日益增長的支出需求;第二,控制公共債務的大幅增長;第三,調動更多稅收收入。
政策制定者如何應對這種三難困境,將對未來數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這需要異常艱難的權衡,因為應對其中一個難題的措施必然會以犧牲其他兩個因素為代價。例如,擴大支出需要當局進一步舉債或增加稅收,或兩者兼而有之。另一方面,增加稅收收入的措施(盡管在政治和社會層面具有挑戰性),將提供亟需的資源來擴大支出或控制債務,或兩者兼而有之。
對政府支出的需求
即使在新冠疫情暴發前,在人口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發展需求就已十分艱巨。
疫情暴發后,該地區的發展進程幾乎倒退了十年,使上述支出需求變得更加迫切。例如,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整個地區的就業人數減少了約8.5%。3200多萬人陷入貧困,教育中斷影響了整整一代學齡兒童的前途。
此外,該地區最邊緣化的工人中有很大比例集中在一些受影響最嚴重的部門,加劇了不平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可以理解的是,擴大社會支出以及增加衛生、教育和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都進一步增強。這種壓力只會不斷加劇,到203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將占到全球新增勞動力的近一半。
對債務的擔憂日益加劇
盡管各國之間的情況存在差異,202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公共債務增至GDP的近58%,創下了近20年來的最高水平,僅一年之內陡增了超過6個百分點。
盡管這低于21世紀初的峰值,但很多國家的公共債務問題令人擔憂,因為其利息負擔正在逐步加重。
例如在2020年,該地區的總利息支出占稅收收入的比重達到了令人擔憂的20%,且很多國家的比重超過了1/3,這擠占了本應用于關鍵社會和發展需求的匱乏資源。
增加稅收收入的進展有限
加強稅收收入調動通常是彌合支出壓力和公共債務可持續性之間缺口的主要政策工具。然而,這方面的進展通常比較緩慢。不同國家的收入調動的具體要求存在差異:一些國家需要重點簡化稅收豁免,其他國家可能需要提高現行稅制的效率。
但幾乎在所有國家,加稅在政治層面上都存在困難,尤其是在當前關頭,因為危機使許多企業和家庭的可用資源進一步減少。事實上,在一些國家,很多民眾依賴于稅收減免或延遲納稅來艱難度日。
實現適當的平衡
權衡這些相互沖突的需求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疫情更是加劇了尋找恰當政策組合的難度。然而,各國當局不能無所作為。每個國家都面臨獨特的國情和艱難的權衡,但都必須盡可能向前推進。
國際社會可以提供寶貴的喘息空間。當然,當務之急是提供政策支持,確保每個國家能以可負擔的成本迅速獲得疫苗。然而,更廣泛而言,國際社會可以通過提供資源幫助緩解三難困境,從而促進地區復蘇,措施包括提供贈款,優惠融資,延長“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或者在“債務處置共同框架”下對一些國家進行債務處置。
但主要的努力必須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各國。當今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開展大刀闊斧的重要改革。
為了在新冠疫情消退之后實現穩健的復蘇,政策制定者需要尋找機會,在三難困境下拓展可能的措施。例如在支出端,增強透明度和治理改革能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確保當局能以稀缺資源幫助最需要的群體。
在收入端,這種透明度和針對性的措施也更有可能提高稅收遵從度。改善稅收征管的措施(包括利用新的數字技術)能夠擴大稅基。更一般而言,各國當局應設法在增加稅收收入的同時保護脆弱群體和確保經濟增長。
關于債務可持續性,需要建立中期財政框架,在所需的短期支持性財政政策立場與(對于控制借款成本和維持信心至關重要的)中期整頓之間取得平衡,債臺高筑和融資緊張的國家更應該如此。
作為上述措施的補充,各國當局應加快改革以促進私人部門經濟活動和提高經濟多元化,這有助于提振潛在增速、加強韌性并創造就業崗位。我們將在近期發布一些分析,探討促進私人投資的措施的長期效益。
在所有這些領域,IMF都隨時做好準備,通過緊急融資、技術援助,或僅通過政策建議為成員國提供幫助。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非經貿發展基金會 版權所有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出差上的少妇20p,videos成熟少妇